(網經社訊)6月19日,“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要基石。今年,有28個省區市的政府工作報告都對工業互聯網作出了部署?!?8日,2021世界工業與能源互聯網暨國際工業裝備博覽會在江蘇常州開幕,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韓夏在開幕式上表示,工業與能源互聯網正成為各地競賽的“新賽道”。來自工業和能源互聯網、國際工業裝備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業界精英齊聚常州,以“低碳智造新高地、工業起航新征程”為主題,一起交流成果,洽談合作。
據韓夏介紹,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已成為工業互聯網和5G商用發展中最活躍的領域之一,全國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在建項目超過1500個,在采礦、電力、電子設備制造、裝備制造、鋼鐵行業五個重點行業率先發展,形成協同研發設計、遠程設備操控等十個典型應用場景。
從實際應用來看,“5G+工業互聯網”對提升企業生產率、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揮了明顯作用。以常州為例,航天云網帶動長三角基礎制造業一體化平臺落戶常州,探索出“五星上云”模式,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。
常州市委書記陳金虎表示,常州正在按照“國際化智造名城、長三角中軸樞紐”城市定位,緊緊抓住工業互聯網這一風口,大力發展智能制造、智慧能源,不斷擦亮常州智造“金字招牌”。
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、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、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、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劉振亞,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干勇,中國工程院院士、華中科技大學教授、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理事長李培根,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、中國工程院院士單忠德,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燕紅等專家和領導出席大會。
業界“最強大腦”獻計獻策,助力常州競跑工業與能源互聯網“新賽道”。陳金虎表示,打造工業與能源互聯網“新引擎”,常州將抓住入選“科創中國”試點城市機遇,以400億元政府基金撬動1600億元社會資本,積極推動產業鏈、創新鏈、資金鏈、人才鏈“四鏈合一”,全力建設青年人才友好型城市,每年集聚各類人才10萬人以上,力爭到2025年,全市人才資源總量超185萬人、高新技術企業超8000家、科技型上市企業超100家,使科技創新“關鍵變量”真正成為高質量發展“最大增量”。
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主席劉振亞在峰會上表示:“常州在輸變電設備、新能源、新材料、軌道交通等多個行業位于全國前列,推進信息網、能源網和交通網三網融合發展,能讓常州加強技術共享與產業協作,加快產業升級打造更強核心競爭力,同時加快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,實現更大發展?!?/p>
開幕式上,常州高鐵新城能源互聯網示范區揭牌。同時,總投資近300億元的20個重大項目進行現場簽約,涵蓋高端裝備制造、動力電池、5G通訊、光伏新能源、工業互聯網等多個領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