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網經社訊)一年一度的618已來,隨著電商新玩家抖音、快手的加入,也讓今年的電商大戰比往年特殊許多。各大電商平臺的戰線也越拉越長,凌晨已過京東、天貓、蘇寧易購、小米各家開始紛紛曬戰報。對此,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發布電商快評予以解讀。(詳見網經社【專題】網經社第12年全程直擊 第一個沒了“二選一”的618電商年中大促盛典)
觀點一:618沉寂 直播帶貨成常態化
據網經社“電數寶”電商大數據庫(DATA.100EC.CN)監測顯示,2018年-2020年京東618交易規模分別為1592億元、2015億元、2392億元,增長率分別為32.77%、26.57%、18.7%,預測2021年618交易規模超3500億元,同比增長46.32%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網絡零售部主任、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表示,從618首日開局來看,618整體銷售勢頭較好,不過如果把618看做是一個與“雙11”比肩的大促季而言,從進入6月份以來的情況與往年還是有很大的差距。不可否認,今年上半年較大的電商年中大促618確實有些沉寂,各個平臺高調營銷及各個品牌借勢促銷的活動也少了。商家開始多平臺低調運營,抖音、快手等各平臺商家直播帶貨已是常態,不足為奇。其部分原因也與監管層對電商行業踩下了剎車有關。
無獨有偶,莫岱青指出,自從監管層反壟斷,反“二選一”以來,618期間,電商平臺、商家及用戶都被迫回歸理性。特別電商平臺都較謹慎,對廠商的角力重心發生了改變,由打壓要資源向服務、規范轉變。同時,目前廠商更看重持續發展、品牌建設、私域流量?! ?/p>
總之,今年的618雖有些沉寂,這也在意料之中。因為618戰線的拉長加上直播帶貨消解了部分購物需求,因此,618當天的購物需求已不再像往年那樣狂熱。莫岱青總結道。
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在線教育分析師陳禮騰表示,618年中大促,不僅僅是電商平臺的節日。今年阿卡索、環球網校、正保遠程教育、網易云課堂、新東方在線、51CTO、滬江網校、高頓教育、3節課、嗨學網等在線教育機構也紛紛推出618年中大促活動。值得注意的是,隨著今年對校外培訓監管的收緊,參與活動的K12教育相關平臺驟減,職業教育機構占據大多數。
觀點三:直播屢翻車 618迎直播帶貨首“考”
各種促銷活動的背后,為的就是激發消費者“618”消費動力,讓大家陷入“OMG買它”的瘋狂消費場面。為此,據國內知名網絡消費糾紛調節平臺“電訴寶”(315.100EC.CN)特發布“618”電商年中大促消費十大預警,包括直播亂象、紅包“戰術”、優惠“套路”、特價限購、消費返現、消費金融高利息、訂金陷阱、發貨時效、退貨規則等方面,提醒消費者謹防促銷中的各類陷阱,避免“入坑”,讓你放心買買買!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助理分析師方熠智認為,盡管當前不乏娛樂明星、企業家甚至縣長與商家以及平臺合作進行良性“帶貨”,但部分“網紅帶貨”背后卻存在不少“坑”,讓消費者防不勝防。隨著“帶貨”模式的普及,產品質量和售后等問題逐漸浮出水面,目前發現直播購物中夸大、虛假宣傳比較多,商家所宣傳的一些商品可能是三無產品或者是商品質量不佳,但是卻在直播時被吹噓得特別好。